金改学者领银行高薪 金融改革很有怀疑(图)
【看中国记者张佑宇综合报导】近期的中国2012年首季国有银行业绩公布显示,虽然增速减缓,但获利依然惊人;另一方面,破除垄断等金融改革呼声也不断被提起。面对部分刚起步的金融改革,近日有媒体发现,相当数量参与推动改革的学者,都是在银行支钱下的“独立董事”, 这让人对金改有相当怀疑。《经济日报》评论,国有银行能如此赚钱不是因为多有本事,而是党为他们维持了垄断地位。
银行高获利 经济学家扎堆当独董
在净息差高企与手续费共同推动下,2012年首季国有银行业绩虽增速放缓仍获利惊人。五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共获利润近人民币2,100亿元,相当于每日进帐人民币23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4%;建设银行同比增长9.26%;交通银行同比增长19.58%;农业银行因最后一个上市的原因,在五大国有银行中增速最高,同比增长27.55%。
中国银行业是众所周知的高垄断行业,与石油、烟草并列三大赚钱国有行业,国内对于破除垄断等金融改革的呼声日益。
日前《羊城晚报》报导,从已披露年报的13家上市银行公告中发现,有不少学者、教授、专家以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的身份参与到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并在银行领取不错的报酬。13家上市银行中有45位学者型独董和外部监事,从银行领取的税前报酬个人最高达101.5万元。大部分领酬在20万元到40万元之间,数目可观。
其中现任民生银行独立董事的王松奇从银行获得的报酬最高,报告期内从该行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5万元。王松奇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紧随其后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钱颖一任工商银行的独董,2011年他从该行领取税前报酬为49万元。
当金改学者领银行高薪
《经济日报》对此评论,尽管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起步,但人们对这场改革的未来,很有怀疑。有间银行老板说得好“对外独立,对内懂事”,独董就是说到宏观大局,身份都是独立的,一谈起改革,一定都是懂事的。
评论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目前主要是改革双率(即汇率和利率),汇率改革已开始推动,利率改革还没动,内部已吵翻天。吵的原因来自于利息收入是利润的大头(今年第一季五大国有银行利息净收入共计人民币3,557.17亿元)一旦其它国有银行利息收入也是其利润的大头,利率改革谈何容易!中国国有银行能如此赚钱,“不是因为中共党的银行家们多有本事,而是党为他们维持了垄断的地位。”
周小川:长期管制使银行形成较强依赖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利率改革面临困难。周小川提到,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就必须做到自主定价,这不仅包括贷款的自主定价,还包括负债方业务(如吸收存款)的自主定价。对此,银行并不一定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过去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商业银行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客户提出疑问也可以将责任推卸给中央银行,说价格不是它自己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旦利率管制全部放开,将对商业银行形成较大的市场压力。
他并表示,利率市场化还是有一些因素要重点考虑,例如,需要有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否则如果银行的家数太少的话,即使银行能够自主定价,也可能存在“店大欺客”现象。
周小川说,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