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势——江才是邓的正宗传人。

多维博客既然重开张了,那说明咱们就不应放弃说话的机会对吧。

我来分析下中共大势。
毛的革命(造反)运动,和民粹主义思维。和以制度化,体制化,官僚化为特质的刘少奇,邓小平这些人,并不是一路的。
而且毛早在50年的就开始处于被架空的局面。这恐怕也是他以后发动系列政治运动胡折腾的缘故。

而毛搞社会建设不行,所谓的马上得天下,马上不一定可以治天下也。
因此,他的大跃进(反右派,其实刘、周、邓"功劳不小"),文革,基本是都是失败了。
但其中导致的问题,能都推到毛泽东和"四人帮""林彪"头上吗?
不,文革早期,联动,大家知道吧。搞四清。这些都是刘,周,邓的党务体制派官僚在折腾老百姓和知识分子。
因此,其实邓小平这个人,后来是切割了自己。胡耀邦太天真,居然要给右派都平反,那岂不是反到了邓大人自己头上么?

毛的文革,虽然是为了巩固他的个人权力地位。但毛泽东这个人,出身低微,在北大又被那些知识分子瞧不起。所以,他的民粹主义思想是很厉害的。
他搞群众运动,既有他利用群众的一面,也有他个人内在对刘、周、邓的官僚党体制不满的一面。

因此,邓小平上台后否定文革,其实主要是否定文革中造反派对干部官僚体制的冲击。而人民群众利用文革批斗党官僚其实也是大快人心。
文革本身是很复杂的一个社会现象。

今天很多老百姓越来越不满中共的党天下体制,其实却是和文革造反意识是一脉相承。
很多人欣赏薄熙来,恐怕也是希望薄熙来成为个毛泽东式的人物,带领老百姓造共产党组织和官僚集团的反。

这一点,胡温都看的很清楚,汪洋也很明白。所以汪洋忙不迭的搞三打两建。就是试图用所谓的法治轨道来避开这种文革式的社会趋势。
因此,我们首先要认清一点,文革早期,是刘,周、邓用官僚党体制去迫害普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而后来毛泽东和江青搞的,才是矛头对准了党官僚,并且用革委会打乱了党天下体制的。

毛的文革里,确实有民粹主义平等理念的一些表现。悲剧是在于,毛没有一个更好的出路和重建方案。他只能用封建帝王的那一套来控制。结果给了邓小平一个复出掌权的机会。

因此,邓小平这些老干部把四人帮用军事政变手段搞掉,其实还是为了维系他们的干部派,体制派的党天下模式。
人民公社被乡镇代替了,革委会重新被党组织代替了。

好,这就是刘、周、邓的党官僚专政体制的复辟。毛泽东是失败了。

但邓小平这个人,也有聪明的一点。他知道党的官僚队伍适合什么。就是他提到的专业化,现代化。
从邓小平上台开始,中共开始从革命党走向了执政党的转变道路。

邓小平用胡耀邦,赵紫阳,其实仍旧是要强化党天下,这和胡锦涛提出的什么治理创新是一样的核心价值嘛。
而赵紫阳是真心实意的要搞变革,因此最终被邓小平和陈云、李先念这些老干部给推翻了。

接下来是江泽民,江泽民也是个职业官僚。他早期随风倒,跟着陈云、李先念的路子跑。
结果邓小平南巡讲话,让老江马上转向。
其实无论邓小平还是陈云,都是救党派。都是要巩固强化一党专政这个体制的。不同的是,他们要采取方法不同。
邓小平是要改革开放,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当年洋务派的做法一样。
邓小平明白,单纯的政治运动,是双刃剑,搞不好是另一次文革,对他们党干部和官僚体制的危害。所以,他就用政治和经济的调整,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所谓的富民强国嘛。所以,邓的改革确实早期是深得人心的。党组织和官僚们弹冠相庆,老百姓也逐步得到了实惠。

这一点,邓小平敲打了江泽民后,江泽民就深得其中三昧。
江泽民的闷声发大财,其实和邓小平的党天下思路是一致的。

所以,江泽民在科学技术和外资方面,比邓小平时代更近了一步。互联网建设,江泽民确实贡献不小。
而江泽民13年,不提政治体制改革,其实也是继承了邓小平的思路。如果危及一党专政,那宁可不搞为好。
即使是当年邓小平支持赵紫阳搞过,那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共的政治合法性和治理能力。
比如党政分开,其实不错啊。对中共领导没有危害。但反自由化和接下来的六四,让这一切都被中断了。

江泽民在政治上比邓小平要保守,另一点是因为他没有邓小平的权威。
这一点,到了胡锦涛一届,就更加凸显出来。直接成九人集体领导了。而当年邓小平是可以一言九鼎的。

但江泽民在经济体制方面,文化方面,还是有所成就的。但朱镕基政府机构和经济,财政的改革,也有伤民的地方。比如分税制。
胡温10年,一方面吃到了江朱时代的经济建设红利,一方面也继承了江朱时代的弊端。

而胡温强化了弊端,挥霍了红利,所以挨骂是自然的。

胡锦涛这个人,"党性原则"强。"政治正确"。或者他准备政治挂帅。这和他出身地主平民阶层,并且自身的阅历,理念僵化有关。
因此,传闻他才会认为,虽然古巴和朝鲜暂时有经济困难,但意识形态一贯正确的说法。

这其实是对江泽民时代的经济自由的倒退。国进民退其实是吃大户,是回到了六四后到邓小平南巡前的那一段政治路线上。我认为有人说他是搞的陈云的路子,是有道理的。
胡没有认识到,江泽民的经济建设的大方向并不错。问题在于党天下的垄断,造成的社会不公和经济制约和文化技术的落后。

这一点,邓小平可能认识到过。他让赵紫阳搞政治体制改革,其实就是要避开这些弊端。
而胡锦涛的思路,其实不符合邓小平的这些表现。
所以,胡锦涛给中共统治带来的不是正确和黄金,而是很多狗屎和危机。
再一次强化和坐实了中共是个专制腐朽政治集团的形象,很多体制内的人,包括太子党都骂胡,也恐怕是如此,因为其实这种"不作为",是进一步危及到了中共集团的利益。

江泽民说过,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你一味的僵化不前,其实也是在危害大船上的人啊。

因此可以看出,对比胡锦涛,江泽民更符合邓小平的思路。那就是强国富民来赎买人民,来维系中共的统治地位和合法性。
而胡温的10年,经济被国家垄断,对老百姓是蛮横管制维稳,则破坏了这一点。也难怪中共自身那些"老干部"对胡温不满了。

因此,我仍旧坚持我的一个判断,如果从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党天下,党体制派的立场看,胡锦涛并不是毛派,他和前者是一致的。比如陈元,宋平这些中共老干部派。
但他和邓小平的思路和理念还是有分歧的。所以,胡既得不到毛派的支持,也得不到改革派的欣赏。左支右绌,恐怕就在于此。
即使胡锦涛声称他是在坚持改革开放,但他的改革开放也已经不是邓小平式的改革开放,而是走回头路,强化一党专政和计划经济。是倒退。这个是目前的一个公认的事情了。
胡并不是要搞文革路线,所以他才否定薄熙来的做法。
胡真正要搞的,恐怕就是89——91年的那一套。是邓小平反对江泽民搞过的哪一些东西。

因此,因为习这个人,可能更倾向于江泽民路线。所以,中共最近强调改革开放路线不变,恐怕未必是胡的这一套做法不变,而是试图回到邓小平的那些做法上去。
总体就是,可能要学新加坡模式先。就是一党独大,但给社会和老百姓更多的自由和实惠。
而不是一味的管制而导致更多的对立和合法性的丧失。因此我认为,胡的路线是失败了,如同当年邓小平南巡否定了江泽民当时搞的那一套一样。江泽民对此恐怕最有体会。呵呵。

当然,也不排除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共会学习当年蒋经国的那一套改革做法。来从政治体制上消除被革命的危机。
而习近平一方面不会在一党专政方面松懈(至少可预见的几年不会),一方面,他可能会逐步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放开一些东西。
当然,这个放,首先还是中共认为他们能控制的。比如社会公民组织啊什么的。言论自由什么的,
而不是真正的放权搞民主。比如人大选举能不能真正的落实普及?政协能不能真正的落实普及?还是党控制操纵呢?恐怕这个领域是不大可能先动的。

所以,中共18大可能会回归邓的改革开放理念,逐步的放开,但大权独揽如仪。主阵地不会放弃,而是强化,外围次要的阵地会放给社会公民。
而不是胡当前的一味的严防死守。因为中共已经意识到,这样对中共恐怕危害更大。到时候如果任何一个地方被突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政权都不能长期的违背人民意愿和世界潮流而不变的存在),到时候搞不好就是全盘皆输的乱局。
因此,中共一方面会吸收新加坡的威权政治,一方面会学习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先进做法。但主题仍旧是巩固和加强中共的一党专政地位。
实行可控的"民主"和"自由",也就是中共所谓的民主法治建设。
同时,在次要的经济领域,会向人民作出妥协和让步。比如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在不能党全面控制社会的情况下,中共是且战且退,而不是在寸土不让(这是胡的头脑),而是有得有失,能进能退。
这也许算是当一种渐进的改良吧。倒要看中共如何守,如何放。这才是大智慧。
习近平这些人能怎么做,还是问号。

阅读更多 » 信息来源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