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莫言游走于黑白之间
作者 柏林特约记者 丹兰
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公布,莫言在德国立即成为争议人物。人们首先争议的是莫言的政治立场,而不是他的文学水平。中国异议人士艾未未和廖亦武对莫言的批评给争议火上加油,媒体批评莫言的声音也随之份量加重。但在莫言向中国当局发出了释放诺和奖获者刘晓波的呼吁后,媒体对莫言的批评立即降温不少。对莫言政治性的评判也渐渐转向了对他作品的解读和评估。
莫言在德国早已是个知名人物。1987年,张艺谋根据莫言小说拍摄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夺得中国人的第一个金熊奖后,莫言也在德国一举成名。此后,德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他的一些重要作品。《红高粱》、《酒国》、《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都已与德国读者见面。《蛙》的德文版明年初也将上市。
尽管莫言在德国作品不少,但德国文学评论家面对莫言却犹豫不决,难以下笔。结果是报刊对莫言的作品评论并不多见。2009年,中国成为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莫言以文化代表的身份随中国代表团前来德国参加书展。当时,媒体和异议人士批评中国压制新闻和出版自由的声音十分强烈,中国官方在书展开幕前猛力反弹,引起轰动。书展期间,中方改为避免争吵。莫言也回避采访,取消了一些早已预约好了的德国电视访谈等活动,使媒体无可奈何。不过,人们在他的作品中还是读到了中国现实的残酷,感受到了他对现实的批评,于是,在德国人的眼里,莫言成了一个既非异议人士又非忠于政府的作家,成了一个非白也非黑的人物。这可让德国人很伤脑筋。
《汉堡晚报》认为:莫言是个故事叙述人,但不是个批评者。人们指责他与中国体制拉开的距离不够大。
《明镜周刊》写道�! ��电影《红高粱》使莫言一举成名。《红高粱》里面的红却并不代表共产党的红色,而是代表自由。讲述爱情时,画面是火一样的红。日本人入侵时,画面是血一样的红。这部电影以及中国随后出现的"新潮"电影都带有颠覆国家政权的倾向。但后来,莫言成了中国政府的文化使者,张艺谋的《英雄》有如空洞的政治宣传。两人都与中国政府妥协了。不过,他们当年联手打造的那片充满欲望并具有战斗精神的红色至今仍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德国知名作家瓦尔泽(Martin Walser)则向德新社表示,莫言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最佳人选。"他的书特别丰富多彩,写得好,而且写得美。"
《时代》周报发表了一篇对汉学家及德中文学介绍人顾彬教授的采访。这位德国教授对莫言作品的评价是:莫言是个传统作家,使用的还是1911年大革命前流行的叙事方式。他用画面来描述他的创伤和过去的世界,对语言下的功夫不够。再者,中国作家的通病是,他们都没有能推动他们自己奋勇向前的思想。
对艾未未批评莫言不是知识分子不能代表当代中国的说法,顾彬教授认为艾未未说得太过份。当记者问到是谁更能把握中国,是莫言还是流亡德国并刚获得了德国书业和平奖的廖亦武时,顾彬给与了尖锐批评。他说,德国人过份倾向于黑白思维方式。但现实并非总是黑白分明。他还说,曾去探过监的廖亦武的朋友们告诉他,监狱里的情形并不象廖亦武描写的那么糟。廖亦武写的好多东西根本就不是纪实的,而是幻想。对廖亦武,德国人有必要认真检查一下。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