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出局,十八大常委班子更显无能

  最新来自北京的消息向《外参》证实,在十一"黄金假期"中,中共召开了"第二次北戴河会议"。会议的结果是,有人从名单中被剔除了,换上了原来一个落败者。这个被换上来的落败者就是俞正声,俞正声PK掉李源潮。毫无疑问,这个结果强化了江泽民派系的势力,让胡锦涛人马和团派少了一个常委席位。

  十八大布局再现惊变

  早在9月末,中共官方宣布推迟十八大召开时间后,明镜出版集团旗下的明镜新闻网便当即指出:十八大推迟召开,给原来已经"出局"者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在,"出局"者不但入常在望,而且早前"铁定"的入局者已被排除在外。在这一出一入中,我们看到中南海的权斗更加激烈,料定会有更多的惊变。

  俞正声PK掉李源潮

  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强调说:"北戴河会议后,出现了江泽民不希望俞正声进入常委、俞正声已经出局的消息,不久,又传了俞正声并未放弃,正与王岐山PK政协主席席位;但中共元老和高层讨价还价后,现在,俞正声又PK掉李源潮,如愿以偿成为七常委之一。"

  北戴河会议前,外界普遍认为,如果俞正声进入十八大常委会,他将会扮演一个老大哥角色,因为,在所有常委候选人中,没有人比他的资格更老,更没有人像他那样曾经有两次可以晋升为中共领导人的机会,可惜,他却阴差阳错地失之交臂。

  早在中共十四大,俞正声就被邓小平内定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结果,居然连中央委员也未选上;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曾提议俞正声和李克强进政治局常委会,以图之后李克强以年龄优势顺势成为总书记,没想到最后杀出个习近平,俞正声只能连任政治局委员。

  也有评论分析说,十八大后,俞正声进入常委会,最有可能的去向,一是出任人大委员长,二是担任政协主席。还有评论认为,俞正声还有另一个去向,就是担任常务副总理。

  根据俞正声在上海的表现,有政治观察家预言,即使他在十八大后当上人大委员长,他也只能充当一只"白手套",对于中国的政治进程起不到任何作用,全国人大也不会出现多少变动。

  如果俞正声担任政协主席,则意味着,他会更加无所作为,因为对中共高官来说,政协只是个养老的地方。讲得好听一点,政协是中国的一个精英联盟;讲得难听一点,政协就是一个政治垃圾桶。现在的政协委员,多为中国各个领域的精英分子和社会名流,到政协只是想捞一个保护伞。最近几年,就有好多被抓起来的精英企业家都是政协委员,就是最好​​的说明。

  有人说,俞正声若当上政协主席,有利于进一步搞好统战工作,因为俞家在台湾亲属众多,俞抓统战两岸关系会得到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两岸关系已不需要通过秘密管道,早已变得日益透明,两岸关系的好坏,也不取决于统战工作。再说,政协搞统战只是"业余队"的花架子,统战部才是搞统一战线的"职业队"。别忘了中共对台还有一套更职业的班子——台办。从这些情况看,俞正声就算当上政协主席,就算他还想干一番事业,空间也十分有限。

  

  邓小平之子邓朴方是俞正声的铁哥儿们。

  俞上李下,江派势力占上风

  不管怎么说,北戴河会议前,俞正声还有十八大更上一层楼的机会。然而,北戴河会议后,七常委名单一出来,就遭到一些新旧元老的反弹,尤其是反对俞正声入常的人很多。有的元老说,俞正声年龄大了,而且,他哥哥俞强声叛逃的事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影响非常恶劣,如果俞正声入常,他哥哥的事肯定又会被拿出来大做文章,对党和国家的形象不好,所以,他不入常为好。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一直被视为俞正声后台老板的江泽民,对俞的入常也态度"超然"——他认为,俞能当到政治局委员这一级就足够了,没必要再入常了。

  而最新来自北京的消息向《外参》证实,在十一"黄金假期"中,中共召开了"第二次北戴河会议"。会议的结果是,有人从名单中被剔除了,换上了原来一个落败者。

  这个被换上来的落败者就是俞正声。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指出,俞正声PK掉李源潮,"毫无疑问,这个结果强化了江泽民派系的势力,同时又让胡锦涛人马和团派少了一个常委席位。"

  谈到俞正声为何重新入局时,这位了解中南海最新政治形势的消息人士对《外参》解释说,北戴河会议后,因李鹏等强烈反对俞正声入常,迫使江泽民不得不放弃这位太子党。但在第二次北戴河会议期间,元老们又认为,只当过一任政治局委员的李源潮,与资历更深的俞正声无法相比,俞的年龄和太子党大哥的政治背景,使他能在下一届常委中起到稳定作用。

  也有人把俞正声视为改革派,认为他当常委后,会大刀阔斧地做些事情。不过,北京消息人士却不这样看,因为"俞正声在上海主政这几年,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发展经济方面,都是无所作为的,外界对他的反应和评论都很差。"

  

  习近平与俞正声。

  "铁定"入常的李源潮为啥出局了?

  北京消息人士告诉《外参》,最意想不到的惊变就是,早前"铁定"入常者李源潮,现在已被排除在十八大常委之外。

  据消息人士透露,有人提出李源潮不能入常的原因有二,一是资历不够,只当了一届政治局委员;二是年龄偏大,今年已经63岁,比习近平大三岁,比李克强大五岁。不过,消息人士接着对《外参》指出,"李源潮虽然比习李大了几岁,但却比俞正声小五岁,比张德江和张高丽小四岁,比刘云山小三岁,比王岐山小两岁,因此,可以断定,年龄并不是李源潮出局的主要原因,只是一种牵强的说法而已。"

  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强调说,李源潮出局了,换上来的人,却是比他大五岁的俞正声,但俞的资历要比李源潮深,已当了两届政治局委员。 "现在的标准是,符合年龄标准的、当了两届政治局委员的人选,优先入常。"

  但像李源潮这样只担任了一届政治局委员、现在仍在七常委名单上的还有王岐山和张高丽,为啥没有出局呢?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解释说,王岐山和张高丽的年纪虽然比李源潮大,但在中共高层和元老们看来,王和张的资历要比李深。

  一位北京政情观察家对《外参》分析说:其实,早在第一次北戴河会议后出现的七常委名单中,李源潮名列最后一位,便透露出李的处境已"危在旦夕"了。因为,李源潮早前被视为"铁定"入常的第三号人物,名列习近平和李克强之后,是国家副主席的主要候选人,但却被刘云山这样的投机者挤掉了。

  随后,外界认为,虽然将主掌中纪委的李源潮排名靠后,但仍大权在握。北京政治观察家曾对《外参》分析说,现在的七常委排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它只是一个排位问题,属于表面现象,排名无法反映出每个常委的实际权力,"从目前的七常委格局看,除了总书记习近平、总理李克强,排在第三位的实权人物仍是李源潮。"

  十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一个月前被刘云山PK掉的李源潮,没成为国家副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人选,只能被"安排"担任中纪委书记;一个月后,十七大以来最被看好的李源潮又被俞正声PK掉,现在恐怕连进常委的资格都没有了。

  难怪一位军中人物获悉中共十八大人事安排再有惊变后,对《外参》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这样斗下去,中共非被自己人毁掉不可!"

  

  李源潮和汪洋都不能入常了。

  李出局,十八大常委班子更显无能

  在明镜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局七常委》一书中,该书作者夏飞、程恭羲曾这样写道:

  习李体制和中共第五代能否真正有所作为,主掌中纪委、手握生杀大权的李源潮,将会直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因为从上到下已经全面腐败的中共,早就到了"不改革共产党就会有危险"(李源潮语)的地步,那么,五年来一直"铁腕治吏"的李源潮,五年后能否再来一次"铁腕治腐",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我们早就说过,与一心想往上爬的薄熙来相比,同样也是高干家庭出身的李源潮,却是一个不想当官的国家领导人。这是看好李源潮仕途的原因之一。

  李源潮背景复杂,虽是团派,但又是太子党出身。李的父亲李干成,文革前曾担任过上海市副市长。江泽民主政上海期间,邀其父担任中共上海市委顾问,双方多有接触,彼此了解。当初曾庆红虽有意打压李源潮,但不排除是通过打压再行收拢的手段。

  李源潮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 "文革"时期,父亲被关押,母亲被赶到农场,李家子女们也都受到牵连。几十年后,除了李源潮当上大官外,他的兄弟姐妹仍很普普通通。

  虽然李源潮当了三年工农兵学员,并当起了教师,但在恢复高考后,他又考上复旦大学数学系。据他的大学同学回忆,读大学时,李源潮非常刻苦,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个数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然而,父亲的老领导、前上海市负责人陈丕显,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进入共青团系统,并踏上仕途快车道,从上海团市委直接进入团中央。

  熟知李源潮的人告诉我们,从政之前的他只是一介书生,当时,他的最大追求只是当好一名教师就足矣。李源潮从政至今,很难听到有关他的传闻、非议或负面新闻。环顾当今中国政坛,像李源潮这样的领导人并不多,这也是人们对他抱有期待的原因。

  而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指出,"随着李源潮的出局,中共十八大常委班子就显出更加无能,也更加幼稚了。"在谈到李源潮的出局会对习近平的未来执政有何影响时,这位了解中南海政情的消息人士接着分析说,"最新人事布局会对习近平接班有何影响,现在还很难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无能的政治局常委会,可能会更有利于习做事情。"

  

  并不想当大官的李源潮。

  李源潮入常还有戏吗?

  两年来,外界一直认为,李源潮的常委前景,属于比较清晰的一类。因为他有太多的前例可循,这就是巨大的优势。其一,可作为习近平的"备胎",参考曾庆红的仕途轨迹,李源潮十八大后主管党务工作。其二,参照其前任贺国强,转任中纪委书记。其三,接替吴邦国的人大委员长,如当初的中组部长乔石,后来升为委员长之路。无论哪条路,都当占据常委一席。

  如果李源潮出任中纪委书记,就其政治生涯来说,倒是一个很有趣的嘲讽。因为中组部长是专门负责给高官们戴帽子的角色,而中纪委书记则是专门给高官们摘帽子的人。想必李源潮一定会对自己的这个角色转换深有感触,但愿那些被他戴上官帽的官员,不要因腐败又被他摘去顶戴花翎。

  在历任中组部长中,李源潮的政治作为是有口皆碑的,尽管他可能只干一个任期,但他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铁腕治吏,建立起由下至上的干部梯队。因为李源潮的作为,使得一大批中共基层干部获得提升,这也是李源潮可以利用的另一政治资源。

  不过,与李克强相比,1950年出生的李源潮的确并不占有年龄优势,他的上升空间或许会受此限制。但若是中国出现乱局,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李源潮的年龄劣势或许会变成他的优势。他的实力派资历,他的如同曾庆红一样所担当的"帝师"的身份,都会让他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在众多对李源潮的前景分析中,大家几乎都忽略了李源潮在十八大政治局中将会扮演一个更关键的角色,就是对培养和选定中共第六代领导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因为,无论是习近平执政,还是李克强接班,能够在中共组织和人事系统一言九鼎的,当然非李源潮莫属。

  几个月前,《政治局七常委》一书作者夏飞、程恭羲曾这样写道:如果李源潮思想再开放一点,走得更远一点,中国的官场文化,中共的用人传统,都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认为李源潮还是值得期待的。

  然而,外界还是低估了中南海内斗的激烈程度,尤其是第一次北戴河会议后,自十七大以来最被看好的李源潮,遭遇刘云山的严重挑战。两个月后的第二次北戴河会议后,再次传出惊人消息,李源潮已被俞正声PK掉,或将无法晋升常委。

  那么,李源潮真的能被淘汰出局吗?面对《外参》记者的提问,北京消息来源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强调:"从最新形势看,俞正声重新入局,李源潮已经出局,但这些还不是最后的定盘,只有十八大召开后,谁榜上有名,谁被淘汰出局,才算是真正的板上钉钉。"

  

  李源潮的仕途会在十八大后结束?

  一个弱势的政治局常委会

  北京消息人士还告诉《外参》,"从目前的中共政治形势看,一个新趋势已在十八大前出现,那就是,以往换届时年龄大的就要下来,让年富力强的顶上去;现在则是年轻相对较轻的下来,年龄大但资历深的却上去了。"

  在谈到是哪个政治派系的幕后运作导致李源潮出局时,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指出,现在还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源潮出局对胡锦涛而言,下届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就少了一个带有团派色彩的常委,"因为,俞正声与胡锦涛没有政治关系,相反,却与李源潮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消息人士强调说:"北戴河会议后,传出了江泽民不希望俞正声进入常委的消息,随后又传了俞正声并未放弃,正与王岐山PK政协主席席位,但中共元老和高层讨价还价后,现在,俞正声PK掉李源潮,如愿以偿成为七常委之一。毫无疑问,这个结果强化了江泽民派系的势力,同时又让胡锦涛人马和团派减少了一个常委席位。"

  一个弱势的政治局常委会,对即将接班的习近平来说,到底有利还是没利,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分析指出,现在还很难预测,但一个强势政治局常委会或许让他做不成什么事,反而一个弱势的政治局常委会,反而会让他有所作为,因此,他的机会或许会更大一些。

  人们常说,计划没有变化快。但如今的中共,则是预测没有变化快。上述北京政治观察家认为,如果李源潮被PK出局了,目前的七常委分工将会重新调整,"显然俞正声不会当中纪委书记,要是俞正声像外界早前传说的那样,想当国家副主席,那么就要给刘云山安排个新位置,而名声不佳的刘也不是中纪委书记的人选。"

  这位政治观察家还对《外参》分析说,剩下的就是张高丽了,"早先,张当中纪委书记的呼声倒是很高,但他已是常务副总理人选,而且已被李克强接受。若张高丽主掌中纪委,俞正声担任常务副总理,能否胜任或被李克强接受,都很难讲。"

  总之,李源潮出局后,将会造成新一轮人事布局调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是十八大越来越近了,留给中共高层继续折腾的时间已经不多,"这位政治观察家接着指出,但李源潮的突然出局,可能还有更多的政治含义。 "既然李这样的铁定入常者都被传出局了,当然不能排除还有更多的变化,然而,外界最希望看到的,还是李源潮别真的出局。"

  "毕竟中南海的权斗早已白热化,谁都不会轻言放弃,所有人都开足马力,进行最后的冲刺,谁能最后跑到十八大的终点,才算赢家。至于谁是最后赢家,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北京消息人士对《外参》如是说。

阅读更多 » 信息来源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