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对话10b:为什么决不放弃挺薄?

tb

2013年01月28日于11:51 下午
长空破浪 说:
这些铁的事实,你为何解释不通呢?在我看来,薄压根不值得挺,不过是一投机政客罢了。

1)有的是铁的事实,有的不是。事实必须有可靠的证据和信息来源支撑。

2)即便是铁的事实,还有不同的解读。对于不同的解读,咱们互不强加于人,各自保留意见。

3)至于薄值不值得挺,也是见仁见智的。即便是政客,正在搞政治的左派,也必须力挺自己的精神领袖,唯有这样才有利左派团体更好地生存。倒薄就是打退左派的回潮,这一点难道还不明显吗?拯救大兵雷恩是拯救军人的荣誉、拯救团结共济的精神、也就是拯救自己。当然,你可以保留你的个人意见。没人强求你挺薄。

2013年01月29日于1:20 上午
长空破浪 说:
居士首先要搞清楚一点,挺毛也好,非毛也好,对于薄熙来这样的投机政客来说,都是手段,所谓到哪山唱哪山歌。
薄在大连市改革先锋,到了重庆,变脸成为毛左共主,可见此人根本没有任何信仰,唯利是图罢了。

这一点不比你糊涂。但是对于政治人物,这里不做道德判断。任何时候,无论你是领袖还是大兵,只要为某个团体做过贡献,这个团体就与这个领袖或大兵产生了认同感。别人打击你的领袖和士兵,就是打退整个团体的势头,而拯救大兵,力挺领袖,就是捍卫团体的整体荣誉和利益。你也可以把这个当做"唯利是图",因为前面提到了"利益",而整个挺薄是一种政治,谁也不否认。没人强求你挺薄,但是非议一个团体力挺自己领袖的政治行动,也必须谨言慎行。

统治集团内部的狗咬狗权力斗争,屁民就不要搅合了,看戏就行,根本不关你事。薄不过江家帮的马仔而已

这是您的指示,还是命令啊?我们都成为您的马仔,你是不是就可以消停了?这里不对任何政治人物进行道德评判,只相信"天之道损有余而不不足"。这里反复重申的是什么?求同存异,互不强加于人。至于这里为什么决不放弃挺薄,请看去年五月的一段申言:

当初陈良宇倒台之后,类似这种放弃的的弘论就轻易占了上风,因为陈的民意基础太差,连为其讨还程序正义的都寥寥无几。结果呢?陈良宇的模版就很快复制在薄熙来身上。看起来王铮是在为薄讨还公道,实际上也是在推动中国的法治与民主。如果当初陈良宇受迫害,就有人出面谴责程序不公,温折腾会不会有所收敛?现在王铮们的呐喊,如果能够反映一点民心向背,今后那些胆敢僭越法律,贸然发动文革式整人的庆父会不会三思而行?民间不努力,法治永远不会到位。王铮们引领的这场为正义、法治而呐喊的努力,应该是值得的。如果能让全民认清温相的奸佞面目,薄谷没有白白失去自由。呼唤司法公正和程序透明,完全超出了薄熙来个人成败的范围。
First1

我们不妨重温德国著名神学家马丁•尼莫拉的反纳粹忏悔文《起初他们》:

2013年01月29日于3:47 上午
长空破浪 说:
如果习近平公开在外交活动上送江的书,都不能证明习是江派。那么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刘源、贾廷安、章沁生、张海阳这些太子党是江派将领???

嗯,这个属于合理的质疑!光送一本书,那是外交礼节,与忠诚无关。也许江恰好有本关于能源与信息的书,更贴近访德主题,带去问候便于活跃外交气氛。据此得出习为江派有点捕风捉影。看一个人跟另一个人的关系,总有一些可资参照的时空条件。所谓时空条件指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性。拿刘源为例,他是在江任内由河南省政府调入军界的,这是个基本事实。如何解读这个事实?当然见仁见智,不想强迫你接受。我的解读:江处处感到邓系的掣肘,想引进志同道合的红二代分散一家独大的局面,当然他并没有引进林家或毛家的,那样对抗性太强,引进意识上比较一致的,刘家、薄家,都可以起到中和作用,便于折冲樽俎、纵横捭阖。当然你不一定非得接受这一解读。贾廷安就更不用说了,大学毕业后就是江的秘书,从电子工业部跟到上海,又从上海跟到中央。江泽民就任军委主席的当天,贾廷安投笔从戎,成为军委主席秘书,然后一路高升,担任军委办公厅主任,后来受邓系排挤,明升暗降,担任总政副主任至今,未能再升,受阻于军委门外。
通过毛、邓、江、胡的秘书在军内扮演的角色判断历任军委主席的整军努力及对军队的掌控,是个比较可靠的途径。正因为把握了这一点,早在一年前这里就刊出了胡绝不留任军委主席的博文,而且当出现"胡的秘书陈世炬出任军委办公厅主任"的谣言时,这里毫不犹豫地于第一时间出面辟谣。这种自信说明了什么?"知情推测"与"瞎蒙乱猜"本质区别!不妨参阅此前的博文。

2012年10月29日于2:31 下午
纽约居士 说:
胡的秘书陈世炬任军委办公厅主任绝对是谣言。港媒只是根据邓、江两位的心腹秘书的升迁先例做了一个毫无根据的猜测。胡锦涛从来没有对军权感兴趣,也从来没有过问军务,军内邓江两派也从来没指望胡过问军务。只要查一查历任军委主席贴身秘书的走向即可看出这一点:毛的秘书汪东兴,军委常委;邓的秘书王瑞林,上将军委委员;江的秘书贾廷安,上将总政副主任;而胡的秘书陈世炬呢?什么军衔都没有!有人居然能够编造所谓"胡的秘书陈世炬任军委办公厅主任"的谣言,简直连起码常识都不懂:(1)江的秘书贾廷安在89年11月江继任军委主席后就是"军委主席秘书",而陈世炬至今不带"军委主席秘书"的头衔!(2)贾廷安94年就由"军委主席秘书"升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在2003年升任"军委办公厅主任"之前,已有九年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的资历!(3)贾廷安89年11月就入伍挂上军衔,陈世炬一直没有入伍,他可能因胡续任军委主席而突然由文官变成将军级的"军委办公厅主任"吗?海外垃圾爆料千万别当真!胡不是18大之后才裸腿,而是实际上已经交了班!(http://blog.dwnews.com/post-250561.html跟帖第一页)

2013年01月29日于5:15 上午
长空破浪 说:
我承认你分析的有一些道理,就是邓家在军中有些影响力。但是邓二世不可能是幕后皇帝,胡是个傀儡,原因前面我也说了。你无法举例驳倒,只能用猜测。

承认我的分析有道理就是个进步。邓家在军中当然很有影响力。而且经过倒薄一役之后,更是一家独大,因为江系彻底靠边了。至于邓二是不是幕后皇帝,这个可以商榷,有关"邓家军"的描述已经说明了问题。这里无意强加于你,不存在"驳倒驳不倒"的问题。"知情推测"无论多么接近真相,毕竟不等于真相,但与"无端猜测"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邓二世干政的深度肯定不及邓一世,此前也说了,只要不影响家族核心利益,一般不直接插手治国理政,有俞正声监国,尽管放心。这就是听政与亲政的区别。但是关键时刻,不仅说得上话,而且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所谓关键时刻,比如说倒薄,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在倒薄这件事上,邓二世就是发挥了幕后皇帝的作用。你想啊,胡、温,都是一介平民,薄家差不多是仅次于邓家的红色贵族,除非有人吃了豹子胆,废掉这个太子难道可以不计连锁后果?但是,如有最大家族撑腰,温便有恃无恐。

你的意思是说,名器作用等于零,只有人脉管用,对吧??那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有参过军,只有名器而无军中人脉,那是不是说,所有的皇帝都是傀儡??

历代皇帝,都没有参过军?你这是什么话?不懂军事情有可原,不至于不懂历史吧?康熙怎么样?戎马生涯听说过吗?当然不可能是傀儡。如果不会带兵、整军,"虚职"的作用等于零。毛邓是既带兵又整军的,他们可以把握军中人脉。江没有带过兵,但是他努力整军了。其秘书贾廷安在江就任军委主席的第一天穿上了军装,就是最好的例证!然后江一直通过贾廷安插手军方人事,完成了部分整军工程,编织了一点人脉,但远远不及邓的20年系统整军。所以邓系人脉在江卸任后很快复辟,收复了地盘。倒薄去胡后更是全面掌控军委。既不懂带兵打仗,又不会整军的皇帝,只能是陆军统帅的傀儡。你翻翻历史就知道了,那些军人是怎么架空傀儡皇帝的。相反,大凡在军内已有人脉的,即便没有虚位,一样拥有军权。最好的例子就是袁世凯、蒋介石、邓小平。他们都曾在某个时刻下野,甚至卸甲归田,但却能通过军中人脉颐指气使,最后不得不请他们复出主持军务。不妨温习一下这几个人物的个人历史。因此,通过带兵、整军编织的军中人脉比虚职重要100倍!

按照这个推断,谁在今天当上二炮司令,谁就是中国的太上皇,因为二炮指哪打哪嘛,比任何陆军集结都快

你这种强词夺理再次突显你对军事的无知。所有专业军种的司令员都不及陆军司令员的权限大。因为无论你威力多大,哪怕狂轰滥炸,生灵涂炭,最后你怎么验证胜负?还得派陆军清理战场,占领权力中心吧?一支中央警卫部队(御林军)就能决定宫廷政治斗争的胜负。

阅读更多 » 信息来源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