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北欧纪行放言说宪政

铁流:“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北欧纪行放言说宪政(下)


参与2012年7月31日讯)斯德哥摩尔是瑞典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来这里旅游的人都得参观三个地方,一是瓦萨沉船博物馆,二是一年一度颁发诺贝尔奖项后举办宴会的兰厅,三是瑞典国会的议会厅,先说瓦萨沉船博物馆吧。
7、最低的票价最高的享受
斯德哥尔摩共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 50 多座,多半不要门票,就说我们今天参观的瓦萨沉船博物馆,它是其中较有名气的一座。瓦萨是一艘古战船,奉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旨意,于 1625的年开始建造的。


图一:瓦萨沉船博物馆展出的瓦萨号兵艘
这艘战船原设计是单层炮舰,可国王得知当时瑞典的海上强敌丹麦已拥有双层炮舰,便不顾当时本国的技术条件和设计图纸,下令把炮舰改造为双层。这种不顾客观实际的武断决定,致使它在1628 年 8 月 10 日下海航行数百米,连人带船即沉入 30 多米深的海底。
3 个多世纪过去了的1959 年,民间一位工程师经多年勘测终于找到了瓦萨号沉船的位置,于是自筹资金投入力量发起打捞。这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仅那层层审批的程序就会搞得你头晕眼花喘不过气。他们只花了近三年时间,于1961年4月24日便将这艘沉睡了333 年的战船几近完整地让它重新露出水面,并被临时存放在Wasavarvet(“瓦萨船坞”)博物馆中。1987年,瓦萨号被移往斯德哥尔摩的瓦萨沉船博物馆展出。
这艘船是瑞典最受游客欢迎的展品之一,至2011年为止吸引的游客数量已超过三千五百万名。为了便于游人就近参观,博物馆的设计者根据舰船本身的布局,沿船体四角设了双层看台,除去支撑船体的下部吃水部位外,观众一走进馆内,即可看到舰船底层的内部设施;登上一层楼后,在高台走廊上,可将船上的景物一览无余。
这是一艘共有 5 层甲板的军舰,上面有 64 门大炮。第一斜桅下蹲着一具巨大的金狮塑像,船尾龙骨有 6 层普通楼房那么高,分 50 多层,精心雕刻700 多件雕塑品,简直可以和瑞典皇家宫殿媲美。这些涂色或镶金的雕塑品,有威武的戴盔披甲的骑士,有婀娜多姿的美人鱼,有挥剑砍杀的罗马士兵,有神话里的各种人物,有形形色色的纹章和基督教的“圣经”,还有象征着美好和纯洁的裸女。雕塑品的最上部,则是被烘托着的满布金箔的瑞典皇家盾形纹章上的两只雄狮。远远望去,这一切是那么的瑰丽多彩,金碧辉煌,寓威严于富丽之中,真不愧为是显赫一时的战舰。舰旁的展览室里,陈列着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原“瓦萨”号舰上的实物,其中有帆、炮、人体骨骼、水手服、工具、金币,甚至牛油、罗姆酒(一种甜酒)等。
在“船上生活”展览室里,还陈列着当时“瓦萨号”船上生活的模型:一群水手正在推磨、酿酒、擦大炮;一些军官正在喝酒、谈笑。“瓦萨”号战舰不仅是世界上被打捞起来的最古老和保存最完整的战舰,且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真饱人眼福!门票包括在已交纳的旅游费之中。

图二:铁流在瑞典市政大厅里观光

我们在北欧四国八夜九天先后参观了三十多处景点,无论是古老帝王的城堡还是当今国王的皇宫和御花园,以及著名的教堂和清真寺,甚至当代好些建筑奇特的运动场地和剧院均不收取费用,若是自然景观,更无门票一说。哪像我们国家的旅游景点,处处收费处处宰人。无论老祖宗留下的遗迹、墓地、璧画、石窟,还是寺庙、名宅均得收费,而且门票贵得惊人。6年前我在“中国观察”上发有一文“游不起的中国”。我调侃地写道: “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 名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似乎早已成为“古董”。而今是“天下名山权力占,何处景观不收钱”。自古文人喜欢游山玩水,寄情于山水之间,因那时名山大川皆不收取费用,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既可“细雨骑驴入剑门”,也可去“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楚吴。去年十月与友人驾车经京沪高速,游了江苏的鸟镇、太湖、南京的灵谷寺、中山陵,浙江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以及“海仙佛国”的普陀山;另一次今年初,携女儿飞云南游昆明大观楼、石林、西山龙门、世博园、民族风情村,以及丽江玉龙雪山、大理三塔公园,但有些地方门票太贵,只好望而怯步,不是疼钱,而是不值。
我认为国家设置旅游景点的目的是让人玩,通过玩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收点门票未常不可,却不能不考虑到人民群众一般收入的实际情况,更不能瞒天过海大收特收。比如玉龙雪山收费每人高达人民币460,不禁问,有几个人玩得起?但你花了几千元旅费千里迢迢跑去了,不玩又舍不能,只好硬着头皮挨这一刀,痛在心里,气在归来。为了说事方便,现将我去过的旅游点门票分列于后,合理公正与否,让大家评说。
湖州乌镇,门票每张100元,主要是看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民居,品尝风味小味;
嘉兴南湖,门票每张80元,主要是观赏当年中共一代开会的那条红船,和看看太湖;
中山陵,门票每张80元(含灵塔寺景点),主要看中山陵和灵塔寺的无梁大殿;
南京明孝陵,门票每张80元,主要参观明孝陵遣址;
杭州灵隐寺,门票每张80元,进灵隐寺大殿每人还得再购40元入庙费。主要看泥塑菩萨和烧香代碴头;
南京玄武湖公园,门票每张40元,主要看树林花草,一汪绿水;
南京胡雪岩故居,门票每张20元。值得一看,有人文价值;
“海天佛国”普陀山,门票每张160元,进山内其它庙宇还得交20无、40元不等;
昆明石林,门票每张140元,千万年大自然奇观,年年如斯;
世博园, 门票每张100元,新建园林,有花有树;
昆明西山龙门,门票每张50无,索道50元。自然山色,万古同一;
昆明民族园,门票每张75元,风情各异,外加表演,收费还较合理;
玉龙雪山,门票460元(含索道费190元,古城维护费80)。2002年共为120元;
大理祟圣寺三塔公园,门票每张120元,人工重建,无历史价值。
茅于轼先生说,按照经济学的道理,只有拥挤超过容量时,对公共场地才有收费的必要,包括城市道路。但现实眼下的中国,根本不按这个道理收费,是乱收、瞎收、高收、滥收,只要能收就收,应了电影一句插曲“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能宰客就宰客!
在我记忆里,九十年代的中山陵、灵塔寺、明孝陵、灵隐寺、普陀山均不收费,纵收也是一点象征性,石林收费也不过40元人民币。2002玉龙雪仅为120元(含索道)。乌镇为一集市,也不收费。南湖就是一座普通公园,不收费游人也不多。现在“与时俱进”,一切大变样,不但收费,全高额收费。更有甚者,70岁以上的老人全国均免收门票,唯独江苏(含南京市)照收不误,不少一个子儿。大概他们永远年轻,不存在老龄社会,故独领风骚,“雄威”海内!而浙江杭州却反其道,六十岁老人乘坐公交全免。提起此事。大家竖起大拇指:习书记好!习进平好!这是习进平留的一项政绩,老百姓眼晴真是雪亮。
公园和传统的一些休闲地方,如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太湖等,本应是国家给老百姓提供的健身去处,何以要收费?何况过去也未收费。人民既然纳了税,政府理应回报人民。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公园一般不收取门票。奇怪,社会主义中国反收起费来,且是高额。那到底哪个制度好呢?
再说寺庙。寺庙乃宗教信仰之地,善男信女朝拜的地方,它的费用自来是居士的捐赠和菩萨香火,从无出售门票一说。出售门票始于九十年代,并年年加码与时俱增,其中隐灵寺加到80元,普陀山加到160元,凭的什么?依据的什儿?而这些钱并非寺庙收去,全是当地一些有权有势的旅游公司所得,也是官本位的变种,权势活脱脱的吃人。听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地方的门票费又涨了一大截,谁能承受啊!
旅游景点本属于国家资源,一些人贯以“改革”名义,通过权钱交易的手段,从国家手中挖出来,再以“经营承包,自负营亏”的性质面世,美其名曰“公司行为”。当他们窃得了这些旅游资源和人文的资源的国家财富后,只需打上几根铁桩,布上一些丝网,雇上些员工,挂上一些牌牌,稍加粉饰,做做清洁工作,便加码收费,大肆盘剥游客。他们既不受国家物价部门的控管,也不纳入国家财政收入渠道,当然更无纳税可言,且收取的费用全是现金,一笔庞大的现金啊!这笔现金到哪里去了?绝大部份进了贪官墨吏们的腰包,不然他们何以能招待应酬,请客送礼,洗足按摩,嫖娼赌博?这是个黑洞,害国害民的黑洞。为此,值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日,我建议中央有关部委,应该好好管一管中国的旅游业,查一查这些收入的流向、走向?变高价为低价,变玩不起为玩得起,取信于民,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8、近距离直击瑞典议会民主

什么是民主?说得直白一点民主就是民选。民主的一条重要原则是领导人要由民众选举产生。领导是公仆,百姓是主人,这公仆该由谁来选?是公仆选公仆,还是老百姓选公仆?眼下的中国是大公仆选小公仆,这便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而君主立宪的瑞典王国却真正实现了公仆民选的体制,故被全世界信仰共产主义左派誉为“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己故谢韬老人在为辛子陵先生巨著《红太阳的殒落—千秋功罪毛泽东》作序中放情地写道:“民主社会主义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调节分配,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脑劳动的差别,铸就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辉煌。这一成就使苏联模式的暴力社会主义黯然失色。这是促成苏联和东欧国家“和平演变”的根本原因。社会民主党人用团结资产阶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办法,实现了差别日益缩小的共同富裕。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没有农村和农民了。据二○○三年九月一位旅行者随机采访的资料,在法国小城波尔多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普通市民月收入约一千五百欧元(欧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一比九),在郊区和乡间工作的人(原来的农民)月收入为一千至一千二百欧元,白领阶层月薪为一千八百至二千欧元,医生、律师、教授更高些,有的月薪达八千欧元,大企业的股东、上层管理人员、葡萄庄园主的收入则远远高于这个水平。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队伍的构成也在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急剧缩小,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迅速扩大。二十一世纪初,德国蓝领工人只占工薪阶层的百分之六。被《共产党宣言》当作革命主力军与资产阶级对峙的工人阶级变成少数了,这少数人的生活水平也超过了罗马尼亚总统。工人阶级用不着起来革命,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这样“解放”了。三大差别的缩小,不是寄托在资本主义的彻底灭亡上,而是寄托在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上。
“中国没有在苏东巨变中垮台,这要归功于邓小平在这之前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当改革开放路线得到大多数人支持取得主流地位以后,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和他的主要助手胡耀邦和赵紫阳顶住“复辟资本主义”的压力,解散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废止近乎单一的公有制(一九七八年公有制比重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一),实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把资本家请回来了,把先进生产力请回来了。读者可以看到,这一系列新政策属于民主社会主义,但为了避免“修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江泽民主持下,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废止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二年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胡锦涛主政伊始,二○○四年三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护私有制的重要条文载入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是足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的“硬道理”。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扶贫大会上宣布:“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从一九七九年到二○○三年,国民生产总值由三千六百二十四亿元,增加到十一万六千九百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八点四倍;同期,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百分之七;按现行汇率计算,二○○三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九十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三年,创造了高于一九七八年三十三倍的劳动生产率(据国家统计局计算,一九七八年一年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于二○○三年十一天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新制度战胜旧制度、正确路线战胜错误路线、民主社会主义战胜暴力社会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可惜谢韬老人生前没有去过北欧四国,未目睹民主社会主义的光辉。做为他学生后来者的我,踏上了这片和平宁静的美丽国土。那设在瑞典市政大厅二楼的国会议事厅相当于我国的人民大会堂,可它简简单单普普通通,门外既无五大三粗看守的森严警卫,门内也无盯梢追踪的电子眼,仍你游览观赏仍你拍照留念。北欧四国所有的市政大厅的大门前都不设警卫,更没有便衣暗探,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楼下的湖滨花园还设有长椅,是市民们的游憩之地。
他们的议会开会时要发广告,百姓可以自由旁听。政府置于媒体、议员和老百姓的监控之下。除了国王、首相配备警卫人员,大臣们皆没有。他们上班是官员,下班就是平民、普通老百姓,有的上下班骑自行车来往。官员们即使公务出行,也没有前呼后拥警车开道那一套,他们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纵是2003年瑞典再度发生女外交部长在商场买东西被杀的惨剧,但瑞典政府仍旧公开声明:决不因为惧怕暴力就放弃他们长期以来为之自豪的开放的民主的政治,将继续保持政治家的平民化和亲民作风与传统。实际上,欧洲许多国家的政府官员不仅收入不高,差距不大,而且所有担任公职时国家提供的服务,都只能限于公务范围,一旦参加非公务活动或离任,都不得使用这类服务。

图三:瑞典国会议员开会处,左上方有灯地方是公民旁听席。

我随着参观的人流进入瑞典王国这座最庄严最神圣最崇高的议会大厅,270多名议员由各党派推出,再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党派和地区民意,每五年在这里投票选出首相和政府阁员,每一个月在这里举行一次议会讨论国家大事和公民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形成决议交由政府执行。议会是开放的,在两侧的阁楼上一侧是媒体席,如是电视台可现场直播;另一侧是公民旁听席。旁听的公民不受政治派别和阶级出身限制,既不经保卫部门政审,更不需领导批准,愿意去旁听的都可以去,只要有名额。
议会会场不怎样大,远不如我国一些县委县政府的会议室,装饰一般毫不耀眼,形状惰园,分呈五圈,上首是议长席次,议员沿五圈而座。每位议员坐椅前的扶手上有一电子设备的小方盒,用于发声与表决,上面标有议员姓名和所代表的党派,真够民主。我进过北京人民大会堂,那是要买门票的,进入前先要通过安检,参观得遵循标有
红箭头的路线,不能越富池一步。这里的所谓“人民代表”从不代表人民,全是中共的御用机器。他们多半是官身,一开代表大会,北京老百姓就遭殃,封道堵车,气死个娘。咳!中国何时才是民主社会主义啊?

9、芬兰险些见到总统
北欧四国只有芬兰不是君主立宪政体,它是彻头彻尾的共和制,即总统民选。民选的总统亲民为民,没点高高在上的权势。只要不因公务外出决无卫队与侍从,更无警车开道的风光,普普通通和平民一样,没点特权。在去芬兰首府赫尔辛基的路上,导游向我们说:如果今天总统在总统府,到中休时说不定会在总统府前小食摊上看见他。芬兰的总统府没有食堂,更无特供特灶一说,总统和其它公务员一样,要不自带餐盒要不上小食摊吃便挡,要不饿着肚子等到下班回家由太太供应。可不巧的是那天有外事活动,总统不在赫尔辛基总统府,因总统府办公大楼上没有插国旗。
我虽然有点失望但不减游兴,便跑到总统府街对面的露天市场上去瞎恍。露天大市场挤满各式各样的摊贩,主要是以卖服装、手工艺品为主,另一侧全是食摊,烧烤蒸煮一应俱全,花上十欧元就可饱餐一顿,比在正规饭店吃饭便宜得多,想不到身为一国之君的总统也常来此光顾,你叫我怎么评说呢?


图四:铁流太太在总统府前的大市场瞎逛
前不几天我和太太驾车去西北游玩,路给宁夏和甘肃的交界处的中卫县路旁向瓜农购买西瓜解渴。瓜农见我们是北京牌照的小车,便自然谈起国家主席胡锦涛两年前来此视察的威风与派头。他说来前的十五天省市县数千警察就来此严查,道路桥梁、沿途几公里地段住户人家情况,以及公路两侧地里有无可疑物件。来那天警察全换成便衣混在欢迎人群里,参加欢迎的人先逐个搜身有无违禁物品(铁器与刀片),在欢迎现场不准两手插在裤兜里,不是鼓掌便是下垂,不得有其它动作。他在说我在想:是省市县为迎上布置的呢,还是胡主席有所示?无论哪种原因派场都太大了点,太劳民伤财了,太不相信老百姓了!这样当官当皇帝累不累?我到没有要中国领导人像芬兰总统吃大排挡的奢望,只希望县长市长放下官架子学学芬兰的总统。我和太太在大市场逛了老半天,最后全体人员在芬兰总统府的广场上留下一张合影,作为北欧四国之行的永久性纪念。

图五:留影合照

在结束此文时,有朋友给我发来一篇“习近平政治体制改革时间表”的文章,难辩真假。但我到希望此文是真的,那真是中国之幸,中华民族之幸矣!
作者:北春2012-02-2200:17:22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默认分类
摘要: 2012年 ,习近平不负重望荣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在国家主席就职仪式上,习近平宣誓:在获得如此重任之际,余感念国民的信任,当竭诚效忠国家,服务人民,为人民的自由幸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矢志不移,努力奋斗。 习近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时间表如下: 2013年 ,发动廉政风暴,撤销
2012年,习近平不负重望荣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在国家主席就职仪式上,习近平宣誓:“在获得如此重任之际,余感念国民的信任,当竭诚效忠国家,服务人民,为人民的自由幸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矢志不移,努力奋斗。”
习近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时间表如下:
2013年,发动廉政风暴,撤销反贪局和预防反腐败局,设立隶属于国家主席的“廉政委员会”颁布《阳光法》,规定:一、科级以上至国家主席的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定期公布自己的个人财产,凡公布的巨额个人财产与其个人收入不相符合者,一律以“贪污罪”查处;二、禁止“三公消费”,限制国家机关办公费用;三、严禁国家公职人员收受任何形式的礼品,包括货币、有价证券、字画、房产、文物等等,凡违规者,一律以“贪污罪”惩办。
2014年,废除城管职业,切实保障人权,严禁强制拆迁民房;废除户籍制度,规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具有同等的权利,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任何公民有权在国内任何地方生活和工作,不能受到不公平对待。
2015年,文化和体育部门退出国家机关,鼓励其产业化,文体人士退出公务员序列,让其自谋发展,对年老体弱者,政府帮助推荐或安排其他合理的部门。大幅裁减公务员,包括中共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各级机关,退出国家机关,相关人员退出公务员序列,政府安排他们进入其他部门。党派和群众团体只能靠党费或筹款维持生存,不得由纳税人抚养。
2016年,废除教育产业化和医疗市场化,严禁学校和医院乱收费,国立大中小学一律免费或低价收费,政府对其进行补贴。民营大中小学在政府指导下,按市场化运作;国有医院一律按成本收费,政府对其全额拨款,民营医院在政府指导下,按市场化要求运作。
2017年,开放报禁,任何公民都有权办报。政府退出传媒业,把政府所拥有的所有传媒,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统统交由民间所有。新闻媒体必须中立和客观,不得隶属于任何党派、任何政府机关和任何团体。“中国人民解放军”改名为“中国国防军”,不受任何政党的领导,不得参与政党纷争。军队的唯一职责,是保卫人民不受外敌侵犯,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018年,重新评价毛泽东,把“毛泽东纪念堂”改建为“三千年来中华英烈纪念堂”,毛泽东的遗体运送至韶山老家安葬,让其入土为安;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也换上国徽图。解秘1949年至1976年的历史档案,弄清这一历史时期的所有真相。
2019年,为1949年以来所有冤假错案彻底平反。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对1953年“高饶反党集团案”,1957年“资产阶级右派向党进攻案”,1989年“八九民运案”,一律平反昭雪,对这些冤案中受伤或遇害者及其家属,国家向其发送抚恤金,并向他们送交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的“致歉信”。另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1981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也重新进行审查和甄别,对于未有犯罪行为,仅因政见极端而受到法律处罚者,也恢复名誉。
2020年,实行联邦制,各省自治,中央管外交和国防。各省有自己的法律,但联邦法律高于各省法律。各省市自治区首长均由当地人民自由公正地选举产生。实行总统制,总统任期四年,最多可连任一年。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
2021年,改组“两会”,人代会改名为众议院,由各省、直辖市选举三位代表组成;政协会改名为参议院,由社会名流和有关专家组成。参众两院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任何人事任免、政府拨款、重大工程、对外条约等等,都须交由参众两院审查,表决通过后才能生效。参众两院有弹劾国家主席的权力,这种权力,必须由参众两院四分之三的多数通过才有效。
2022年,各党派重新整合,由中共和民盟、民革等党派整合,改名为“中国共和党”,与此同时,台湾的国民党与民进党、亲民党重组,改名为“中国民主党”,经谈判,两岸实现和平统一,台湾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两岸四地组建新的国家,新的国名为“中华共和国”。
2023年,习近平被推举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郝龙斌被推举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两人竞选总统,经过两岸三地所有选民自由公正的选举,习近平胜选,荣任首届“中华共和国”总统。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或首脑致电习近平,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
2024年,鉴于习近平成功地致力于中国的民主与和平统一事业,挪威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把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习近平,以表彰他的历史功绩。万民沸腾,群起欢呼,历史学家们把习近平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伟人”。

参与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www.canyu.org




《明鏡月刊》記者 高伐林


"不少讀者說我的文字散發著一種'巫氣',在我的作品中確實有超自然、超現實的成份——有些人的作品中的神秘色彩是後天刻意追求的,而我筆下的宗教性是與生俱來的。我總是感覺,冥冥之中有什麽在注視著我。"2011年11月10日,中國著名女作家徐小斌,接受《明鏡月刊》記者高伐林的專訪時這樣說。

徐小斌是應美國亞洲協會(Asian Society)的邀請,專程前來紐約參加"中印對話"(The "Chindia" Dialogues)的。她和哈金、蘇童、余華、查建英等來自中國的作家、學者,就文化的商業化、婦女和詩歌等十個問題,與一批應邀前來的印度作家、學者交換看法,探索文學和藝術在加強兩國關係、兩國同世界其他國家關係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此前她和蘇童曾在哈佛大學演講,得到好評。



中國女作家徐小斌

從事創作整整30年的徐小斌遞過來的名片上印著"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作家、編劇"——"作家"列於"編劇"之前。

這位早年在工廠開牛頭刨的女工,1978年考入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讀書期間就開始頻頻發表文學作品,畢業後分配到中央電視大學教經濟,1993年調入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專業從事創作。

徐小斌的長篇小說的風格變化之大,每每好像是另一個人寫的,不僅讓跟從她的讀者吃驚,�! ��往往讓評論家為難,不知如何將之歸類(用她自己的話說,叫"歸堆兒")。而徐小斌看來也不接受"讀者是上帝"這一說法,曾經聲稱"我寫作時從沒考慮過讀者"——顯然,結合她許多作品中散發的神祕氣息,可以看出,徐小斌在知性與直覺中穿行、一次又一次試圖探觸超自然主宰力量的努力:即便是針砭現實的長篇諷刺小說《煉獄之花》,她也運用魔幻手法,賦予其"成人童話"的外觀,更不用說她的代表作《羽蛇》,在一個家族五代女性的命運故事中所籠罩的詭譎氛圍了。

徐小斌問我:你說我的《羽蛇》難讀嗎?我坦率告白:確實有點兒。喜歡讀徐小斌作品的讀者,第一要有比較廣泛的知識儲備,否則很可能在她的小說中涉及美術、音樂、數學、物理、天文、考古等許多領域的大量專門知識面前,就像在埃舍爾的畫中、在博爾赫斯的"交叉小徑的花園"中磕磕絆絆,甚至不得其門而入;第二要有被帶入下意識層面的預期,在"巫氣"繚繞、恍兮惚兮中,對各種意象能作超文本的跳躍、鏈接,思接千載,精騖八極。
徐小斌對此倒不是沒有"預警"舉措。她告訴我:"我的作品都安排有幾個層面:外殼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內核,是寫給知音看的。"

徐小斌在被問到"迄今為止您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部"時,從來不裝腔作勢地說"下一部",而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羽蛇》。別的作品用筆寫、用腦寫,甚至用心寫,但是,"《羽蛇》是用血寫的"。

徐小斌講過:"我不想說自己寫作是為了承擔社會責任感等大話,我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心靈。有個特別簡單的故事我一直難忘,一個活兒特好的木匠,被人家請去做一個桌子,只要三面雕花就行了,因為有一面靠牆,結果他都雕上花了。——我�! ��是這�! ��木匠,是個完美主義者。"

她對《明鏡月刊》記者坦承,過去寫作確實從沒考慮過讀者,但是現在,在我行我素還是適應讀者審美趣味的問題上,越來越委決不下;過去認爲自我複製沒有出息,要求每篇作品都與以前的作品截然不同,但是現在,發現每次在題材、類型、風格上另起爐灶,會讓讀者不知所從;而在全球化年代,作品要跨族裔、跨文化交流,接觸到異質歷史、宗教、風俗背景中熏陶出來的讀者們,更是困難重重。

徐小斌的創作個性這麽強,成爲"完美主義"堅持到了執拗的程度,難怪有記者在採訪她之前不免心中惴惴,怕被她"崩"回來。不過《明鏡月刊》記者見到的徐小斌,語笑晏晏,有問必答,談出自己思考寫作的心得,也並不掩飾和迴避內心的困惑,使圍繞文學創作的整個談話,充滿談心氣氛。


每篇作品都想顛覆自己

明鏡:徐小斌,您好!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您當初爲什麽會報考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呢?從您的作品讀來,您的興趣和知識面十分寬廣,而財金專業不就像一道狹窄幽深的隧道嗎?另一方面,您不僅情感豐富而細膩,更時常"想入非非",遨遊在超現實、非現實的天宇,這與一板一眼、講求實際的財金專業,更是水火不相容呀?

徐小斌(以下簡稱"徐"):高考年月,"末班車"不上也得上啊。

我小時候學習很好,一個人青少年時期的幾乎所有榮譽我都得過——那個年代,不就看五分嘛。我父母都北方交大的教授,父親對我寄託了巨大希望,即使"文革"來臨,他也還是沒有放棄對我的期望。所以高考一恢復,我就報名了。

那時我在北京西郊糧庫的機電科當刨工,不可能請假復習功課——報名高考已經讓領導十分惱火了,哪還能准我的假?�! �在工�! �夾上牛頭刨,要刨幾分鐘,我就把課本擱在旁邊,趁這幾分鐘趕快背……這上班抽空復習功課也讓車間領導很不滿意。我考了兩次,七七年高考比七八年考的分數高,但第一屆的政審嚴,我們車間的黨支部書記在鑒定上寫:該人一貫不要求進步,上班時間復習功課。這樣我就落選了!過了半年我再報考,第一志願報了北大中文系,考分已經過了北大分數線,但還不夠高,如果有人拉一把,我就進去了,但我爸是一個很規矩的人,不可能拉我。他要我一定要填報一個經濟的——即使你喜歡文學藝術,也要報一個實在的專業。而北大呢,將我的檔案到很晚才撒手,我就別無選擇了。

我一直喜歡藝術,很小就畫畫兒,後來又搞刻紙創作,別人接到錄取通知書都欣喜若狂,只有我痛哭失聲。覺得自己似乎要與從小熱愛的文學告別了。好在,到了大學二年級,我在文學刊物上發表小說了,文學夢起死回生。

明鏡:拜讀過您一些作品,如果蒙上作者的名字,我就會將之當成不同的作者寫的。

徐:是的,我中短篇還有連貫的風格,但長篇,我每篇都想顛覆自己。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個作家風格成熟之後,最安全的辦法就是不要改變風格。但我想,藝術家的本質,不就是不斷創造麼?不能複製自己。這應當是藝術家與匠人的區別。我每次都想做一種智力挑戰,挑戰讀者也挑戰自己。
當然這也是根據題材需要,像《德齡公主》,是我根據真實歷史人物所虛構的作品,就想寫成類似明清話本那樣的敘述風格。
你說我的《羽蛇》很難讀嗎?

明鏡:哦,確實有點兒!不過,我這個人讀小說,不喜歡白開水一樣一眼看到底的,喜歡讀有點兒難度的——這或許有點接受挑戰的意味吧?
我想你的書迷,第一要有比�! ��廣泛�! ��知識儲備、文化修養,否則很可能在你涉及美術、音樂、數學、物理、心理、天文、考古等許多領域的大量專門知識面前,磕磕絆絆,甚至望洋興嘆、難窺堂奧;第二要有被你帶入下意識層面的預期,在"巫氣"繚繞、恍兮惚兮中,對各種意象能作超文本的跳躍、鏈接,思接千載,精騖八極。
徐:我構思作品,都要安排幾個層面,外殼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內核,是寫給知音看的。(明鏡月刊》第25期)


《明鏡》月刊 第30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250?apKey=fedd22f528
阅读更多 » 信息来源

评论

热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