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來王立軍案件塵埃未定,陳光誠「勝利大逃亡」

陳光誠「逃亡」呼籲中國要法比黨大

社論

薄熙來、王立軍案件塵埃未定,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勝利大逃亡」,進入美國大使館避難,再度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毫無疑問,美國不接受副部級的公安局長王立軍在成都領事館政治避難,卻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陳光誠的庇護要求,一是陳光誠不涉及所謂的「國家機密」,中方也不會把使館用軍車圍起來強行要人,二是美國如果不保護一個受到世界關注的人權鬥士,將會受到國際社會的重大譴責。因此,我們不必擔心,曾經很好處理過六四後避入美國大使館的方勵之事件,中美兩國在這個問題上,既不會發生嚴重衝突,也會找到顧及雙方利益的解決辦法。

有一點無可否認,在民粹主義一度高漲,反美情緒延燒中國的大環境下,王立軍、薄熙來、薄瓜瓜,以及現在的陳光誠,不管他們身分如何對立,差距如何之大,但都把美國當成了避難所,顯見美國要比中國安全,要比中國自由,要比中國講法律,比中 國講公正,這一點讓北京面子有點難堪,讓反美極左的民族主義遭遇了很大的打擊。

這對面臨18大權力交替的中共,以及尋找未來中國發展方向的中國人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那就是,高舉反美的旗幟,提升反美的實力,甚至可以與美國在經濟上、軍事上一較高下,並不代表中國的真正強大和安全,也不代表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在加深,相反,這再次說明,中國的問題,中國面臨的挑戰,不是在外部世界,而是在中國內部。

薄熙來、王立軍的唱紅打黑,薄熙來以及其家庭的貪瀆,甚至涉及命案,以及陳光誠遭遇的打壓和非人的待遇,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法治?中國的憲法是否真正的起作用?到底是黨大,還是法大?中國的官民能否在法治的秩序下生活,受法律的約束,也受法律的保護?請問,如果法比黨大,那麼,薄熙來、王立軍們怎麼能夠肆無忌憚地把「打黑」變成「黑打」?王立軍為何還要跑到美領館去尋求保護?同樣,如果法比黨大,薄熙來這樣張揚的性格,一路的貪污腐敗,是否能夠步步高升,不但爬到政治局,甚至還要覬覦更高的領袖寶座,直到王立軍事件爆發,才「東窗事發」?而到被監禁的時候,薄家才想到他也需要維權?

至於! 陳光,本來就是無權無勢的一介平民,而且還是一個盲人,只是按照中國制定的法律,來為弱勢者維權,為什麼就要被壓、被關、被打、被軟禁?薄熙來、王立軍們在位時濫用權力,踐踏憲法,草菅人命,如今成為階下囚,嘗到了有口無法說的鐵窗滋味,在某種程度上還是罪有應得;但陳光誠卻是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備受折磨,需要用逃亡來抗議,這是中國當今的悲哀,也是執政者的悲哀。

在如何處理薄熙來的問題上,有中共的核心人物表態,要把法治置於政治利益之上,言外之意,就是要依法處理,對歷史負責。這個表述,十分重要,簡而言之,就是把法律置於中共之上。這是中共自救,也是中國真正強大的不二法門。

我們認為,在處理陳光誠問題上,也必須把法律置於政治利益之上。陳光誠不是國家公務員,沒有國家機密可以洩漏,逃入美國大使館不存在「叛國叛黨」之嫌疑,他要的是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合理生存權利、人的最基本尊嚴。他向溫家寶總理提的三項要求,符合情理法。北京應該從法治的高度,來徹底調查處理陳光誠問題上是否存在暴力行為?是否存在反人權行為?最重要的是,是否存在與中國的憲法背道而馳的違憲問題?

換句話說,北京不要把陳光誠找美 國大使館庇護的事件,當成丟臉的事情而惱羞成怒,相反,應該把這件事當成推動法治建設,重建社會信任,尤其是民眾對法治和政府信任的最佳契機。說到底,14億中國人的安全不能依靠逃亡美國大使館,也不能依靠向海外移民,而是要依靠憲法的實行,依靠法比黨大。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
阅读更多@信息来源

“中共要搞改革,否則薄熙來死不了”


外參記者柯宇倩/最新一期《明鏡月刊》披露薄熙來被中共最高層定下“三大罪”後,新華社4月10日晚間11時證實中央因薄熙來涉嫌嚴重違紀,決定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調查。

王軍濤:薄熙來仍可能東山再起

在此之前,部分評論人士認為,薄熙來仍至少可保留中央政治局委員委員一職到中共十八大,中央或讓薄熙來擔任有名無實的職位,讓他體面的退休,新華社4月10日的消息幾乎等於宣布薄熙來仕途的結束。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國異議人士王軍濤此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認為,薄熙來雖然被撤職,但政治生命剛剛開始。王軍濤的看法,有分析認為太過樂觀。

雖然對薄熙來的政治舉措無法認同,但王軍濤受訪時指出, 在重慶時,薄熙來成了一個意見領袖,給了新左派一個實踐的機會,但是受黨國體制的約束,薄熙來不可能有真正的當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的機會,中央免除了薄熙來重慶市委書記職務後,讓他完成成為左派政治和精神領袖的蛻變,王軍濤認為,如果兩年內中國政治出現變局,薄熙來一定會東山再起。

薄熙來遭“雙停”的消息披露後,王軍濤仍認為薄熙來的政治生命沒有完全終止。王軍濤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目前終止的只是共產黨體制內支持薄熙來的聲音,但當體制外三項條件具備時,薄熙來還可東山再起。

王軍濤解釋,第一,薄熙來要願意東山再起,王軍濤認為薄熙來有這樣的意志,他不會甘心失敗,第二,在薄熙來仍身強體健、有能力時,中國發生政治轉型,第三,中共當局不把薄熙來做掉。

王軍濤對《外參》說,中共當局毀掉薄熙來的方式有兩個,第一,軟禁薄熙來,但是在中國政治破局時,所有對政治犯的迫害都解除了,因此軟禁薄熙來沒有用,第二,抹黑薄熙來,但中國開禁後,社會和官場將呈現混亂狀態,相較之下,薄熙來的事會變得不那麼嚴重,就如同清末轉型還未到時,大家對清官提出各式各樣的指責,但轉型發生後,大家發現官場都相當黑暗,特別是新產生的軍閥更黑更亂。

但薄熙來的政治生涯也可能就此打住。王軍濤補充,如果中共中央在下一輪的改革中,把薄熙來要做的事情給做了,那麼薄熙來就不被需要,他也無法東山再起了。

薄熙來與陳良宇、陳希同的差異

1995年,前政治局委員、前北京市委書記的陳希同因副市長王寶森涉貪自殺,2年後被開除黨籍,接著被控貪污罪、玩忽職守罪,判囚16年;2006年,由於秦裕案和社保基金挪用案,中央宣部革去陳良宇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的職務,之後陳良宇被開除黨籍、判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囚18年。薄熙來被免去職務並遭立案調查,很難不令人聯想到陳希同與陳良宇案。

王軍濤對《外參》分析,薄熙來不像陳良宇或陳希同。“陳良宇和陳希同案在民眾看來純粹是權力鬥爭,看不出兩人下台或不下台有什麼區別。”王軍濤認為,薄熙來有兩處與陳良宇和陳希同不同。第一,對社會腐敗和不公極度不滿、思念毛澤東、希望中國走一條新道路的毛左和新左來說,薄熙來是一個代表旗幟,第二,在想救黨、救國、救父輩江山的紅二代看來,薄熙來是一個本來能成為他們領袖的出色人物。

王軍濤表示,對於上述兩類人來說,薄熙來是一種政治需要。“說他有多壞都沒用,就好像現在說毛澤東壞,有些人不相信,認為是抹黑他;這兩類人需要薄熙來,不是因為把他看作是聖人,而是有政治上的需求。”

王軍濤對《外參》指出,歷史上有大成就的民粹主義領袖,在剛開始崛起時會有些聖人的光環,到後來即使這個人大奸大惡,人民也不太在乎,只要他能為人民出口氣、代表人民就行。

《紐約時報》引述兩名接近政治局常委的消息人士指出,3月7日政治局九常委的會議中,八名常委,包括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李克強,都支持調查薄熙來,而主管政法工作的周永康持反對意見,周永康此前曾認可薄熙來的“打黑”。 報導稱,為了達成更廣泛的共識,胡錦濤和溫家寶會見了黨內元老們,包括朱鎔基、李鵬、李瑞環、喬石。

王軍濤對《外參》表示,即使多數常委都認為該調查薄熙來,但每個常委想調查薄熙來的原因可能不一樣,溫家寶處理薄熙來的原因大概最符合現在知識份子、右派主義者的想法,另有人或認為薄熙來做得太過份、衝撞共產黨的規則,還有人可能覺得薄熙來得罪到自己。“例如賀國強、汪洋,兩人或許認為薄熙來整了自己的舊部屬,雖然這些幹部在地方上都待一陣子就走,不見得與部屬有多深厚的感情,但面子上總掛不住,且可能因為提拔錯人,留下壞記錄,想往上升時遇到障礙。”

“要搞改革,否則薄熙來死不了”

最新一期的《明鏡月刊》披露,溫家寶、賈慶林提出要將薄熙來一擼到底,“雙開”甚至送上法庭,不容他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性。

王軍濤認為,薄熙來即使上了法庭也打不倒,只要先前分析的三個條件符合,薄熙來仍有再起的機會,而且若激怒支持薄熙來的群眾,這群人可能四處傳播謠言,而薄派的太子黨又知道相當多內幕,若他們將這些事往外炒,造成互相爭鬥、互相造謠的情況,共產黨將非常難看。

王軍濤對《外參》表示,若說中共中央能從薄熙來事件吸取到教訓,就是如果還想建立一套維穩模式,就應該把薄熙來的政策吸收到自己的底下,如同鄧小平雖然1989年下令鎮壓民主運動,但經濟上卻把當時民主運動提出的訴求以更徹底的方式實施,讓許多人得到初步的滿意。

1848年的歐洲無產階級革命雖然均以失敗收場,但使各國君主與貴族體制動蕩,間接促成德國及意大利統一運動。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總結1848年的革命時表示:“正如馬克思所說,那些鎮壓1848年革命的人違反自己的意志充當了這次革命的遺囑執行人。”

王軍濤指出,由於1848年的劊子手成了革命遺囑執行人,使得革命的動因消失,所以如果要讓薄熙來徹底“死掉”,共產黨就需要進行改革,或者左改,或者右改,總之不能基於鄧小平的模式,否則薄熙來“死不了”。

英國政府要求調查英國公民案

2011年11月,與薄家有往來的英國人尼爾‧伍德(Neil Heywood)在重慶下榻飯店中被發現氣絕身亡。4月10日,與薄熙來被“雙開”的消息相隔不到一分鐘,新華社也公布了谷開來和張曉軍遭移送司法機關的消息。新華社報導稱:“據警方調查,薄谷開來(薄熙來同志妻子)及其子同尼爾‧伍德過去關係良好,後因經濟利益問題產生矛盾。尼爾‧伍德死於他殺,薄谷開來和張曉軍(薄家勤務人員)有重大作案嫌疑。薄谷開來、張曉軍涉嫌故意殺人犯罪,已移送司法機關。”

本期《外參》披露,王立軍之所以逃往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感到生命受到威脅,他作為公安局長,發現谷開來涉入尼爾‧伍德的謀殺案,向薄熙來報告,薄當場扇了他一個耳光。第二天就抓了海伍德專案組的11人,打死其中兩名公安人員,另一人被迫自殺。

王軍濤對《外參》表示,對於谷開來和張曉軍涉嫌故意殺人的事件,他還持保留態度。“我對任何未經公正司法體系調查的案件一概抱懷疑態度,我自己就是被共產黨法庭多次抹黑過的人,當時的法庭與現在相比還好得多,至少司法辦案人員對我個人都沒有什麼惡意,所以除非把谷開來放到美國或其他西方的法庭,加上一個好律師辯護,我才相信司法結果。”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則認為,谷開來和張曉軍可能確實有問題。英國政府3月25日表示,關於尼爾‧伍德的死亡事件出現新的可疑線索,因此英國政府已請求北京政府重新調查此案。英國《泰晤士報》引述尼爾‧伍德友人的話指出,尼爾‧伍德死前不久曾提及自己與薄家人的矛盾,擔心自己的安危。

谷雁翔早在英國政府求北京當局重新調查此案時,就對《外參》表示英國方面肯定掌握到一定的證據,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這就不單純是中國國內政治鬥爭的問題了。”




王軍濤。(明鏡網記者柯宇倩攝)

评论

热门博文